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維也納人的驕傲與福氣之一,是他們生活在層層疊疊的綠色包圍之中。世人只知道這片森林受益于施特勞斯的名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而名揚天下,引來千千萬萬旅游者,為這座城市贏得外匯。哪里知道維也納人與這片森林生命攸關,互惠互助,相依相存,因而才給了那位“圓舞曲之王”以創作的靈感、沖動和深情。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維也納森林到底有多大?
有人說面積四十平方公里,有人說方圓百里。其實這個被稱做“森林王國”的奧地利,擁有370萬公頃森林,整個國家土地的百分之四十四被森林所覆蓋。處處森林相連,誰能找到這維也納森林的邊緣?
一出城市,到處是這樣的景象:向陽的山坡上,林色鮮翠;背陽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陣。森林之間是大片大片的開滿鮮花的牧草,很難看見土的顏色。維也納森林是指維也納城市近郊一帶,地勢最高不過海拔四百米,很少針葉樹,多為闊葉林,榆槐桉桐等數十種樹木,交相混雜,每逢春至,樹上開花,小鳥歡叫,各種小動物奔躍其間。這感覺與南部蒂羅爾州那種高山峻嶺,松柏參天,雪溪噴瀉,全然兩樣。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溫文爾雅,倒與維也納這個城市的味道更相調和。
森林不單使人賞心悅目,呼吸舒暢,排除煩惱,它還神奇地調節著氣溫。
在維也納,無論太陽怎樣灼熱,只要鉆到樹蔭里便立刻清爽宜人。這感覺異常分明。“太陽地”和“蔭涼地”,好似兩個季節;中午與早晚,溫差非常分明。即使炎夏時節,日落之后,空氣會很快涼爽下來,維也納人在夏天夜里也要蓋被子睡覺,特別是一場雨后,天氣如秋;氣候多變,穿衣常跟不上變化。有時風起雨過,那些等候公共汽車的人群,可謂千奇百怪。有的依然穿背心光膀子,有的已經穿上毛衣和皮茄克。此種奇觀,很像中國北方的“二八月亂穿衣”,但這里卻是“五六月亂穿衣”了。
我在游覽維也納郊外一座皇家獵宮時,驟然風雷交加,大雨疾降,忽見大片草地冒起濃濃白煙,林間更是煙霧飛揚,很是壯觀。這種景象以前很少見到。導游告訴我,這因為森林和草地吸收陽光的熱量,冷雨一澆,頓成煙霧。我才深知森林與草地作用的非凡。維也納人明白,宜人的氣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賜,更由于祖祖輩輩對這種恩賜倍加珍愛。
早在1852年奧地利就頒布了《森林法》,一百余年,沿用至今。
這實際上就是嚴格的森林保護法,科學性與應用性結合得很完美。比如采伐,伐掉的那一片林木的空地,正是需要陽光射入,促使森林更好生長之處。所以,奧地利人從來不缺乏木材,也不缺乏綠色。
如果留心觀察,還會發現維也納人對房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對居室內的地毯一樣愛惜。你很難發現一小塊枯草。他們甚至不肯使用汽車里的空調,擔心廢氣污染草木與空氣。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里,無論何處,張目一看,總有鮮艷的花木在視野之內;放眼望去,空氣透明,視線無阻,只要目力所及,那些遠遠站在樓頂上的一座座雕像的面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絕無塵煙障目……這樣,各種各樣的鳥兒就像在維也納森林里一樣,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千樓萬宇中間。
一天黃昏,我在城市公園正興致勃勃欣賞露天音樂會,忽然大廳頂上發出聲聲異樣鳴叫,音調似貓,其聲宏大。扭頭望去,原來是一只大孔雀站在上面。孔雀是逞強好勝的飛禽,她要與樂隊一比高低。這引得欣賞音樂的人們都笑起來,但沒有人驅趕孔雀,樂隊更起勁地演奏,隨后便是樂隊與孔雀邊奏邊唱,奇妙之極。
還有比這表達大自然與人類和諧與親密關系的更美好的頌歌嗎?
重慶旅游百事通http://www.isho-honpo.com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
重慶到維也納旅游,重慶到維也納旅游必去景點,
重慶到維也納旅游路線,重慶到維也納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