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園大盤點
(  信息發布: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 游客/發表人:低調做人)
沐浴著陽光,走進在鬧中取靜的昆明公園,走過古人所駐足的風景,感受風兒的吹拂,看著云朵兒飄動,任時間悄悄流逝。你可知這些昆明公園承載了多少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而其中又深藏這多少深厚的文化底蘊?
昆明公園大盤點
| 翠湖公園 | 被譽為昆明“地理心臟”的翠湖公園,承載了一代代昆明人的集體回憶,更見證了昆明歷史的變遷。它擁有昆明第一座電影院,第一個自來水廠,第一座公共圖書館,還是冬季觀鷗的好去處。翠湖東北的水域,泉眼豐富,傳說里面有九條龍居住,被稱為“九龍池”。紀念昆明本土先賢的楊一清、錢南園祠堂建起來之后,文人墨客到這里定期聚會,追思先輩。北面的“經正書院”,培養出袁嘉谷、呂志伊、李根源一大批名人。 | 
| 大觀樓公園 | 昆明大觀樓,又稱近華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層樓宇。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大觀樓因長聯而成中國名樓。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咸豐三年(1853)咸豐帝題"拔浪千層"匾,咸豐七年(1857)長聯與樓毀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遭大水,光緒九年(1883)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大觀樓1983年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 | 
| 黑龍潭公園 | 黑龍潭是有名的道教勝地,分為上下兩觀,從漢代的黑水祠演變而來。黑龍潭旁有明義士薛爾望之墓。元代建有"龍泉觀",明、清以來建有祖師殿、玉皇閣、三清殿等道教建筑群。黑龍潭公園園內環境清幽,古樹名花極多,擁有規模宏大的"梅園",尤以唐梅、宋柏、元杉、明茶最為有名,稱為黑龍潭林木"四絕"。園內古碑林立,明代刻制的一塊陰刻道符,看時卻凸現"萬物茲生"四字,人們習慣稱它為"凸字碑"。 | 
| 蓮花池公園 | 蓮花池因與歷史名人吳三桂、陳圓圓有重要關聯,成為昆明自然風景與人文地理的“雙料勝地”。據史料記載,吳三桂選中它,興建“安阜園”,專為寵妃陳圓圓居住。歷史上蓮花池林木參天,池中碧波蕩漾,一池的蓮花在花開時節自然更是花紅葉碧,美不勝收。曾是“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拂樓臺”的滇中勝景。 | 
| 圓通禪寺 | 圓通寺是我國寺廟建筑上是較為罕見的"倒坡寺",也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從唐時南詔國在此建"補陀羅寺"算起,圓通寺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比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還早100多年。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圓通寺,元朝皇帝"賜璽書嘉"。擴建工程歷時18年,直到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時,圓通寺得到擴建,山頂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時也得到多次重修。 | 
| 金殿公風景區 | 金殿,又稱為銅瓦寺,因大殿用黃銅鑄成,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燦爛,故而得名。相傳明朝萬歷年間,云南巡撫陳用賓崇信道教,一日夢見仙人呂洞賓相約翌日在鳴鳳山麓相會,便修了“迎仙橋”,并在山上建了金殿。在民間還有個不可考證的說法是金殿實為吳三桂所建,但此說法一直存在爭議。 | 
| 曇華寺 | 曇華寺又名曇華庵,始建于明崇禎年間,因園內有一株優曇樹而得名。從明代至今,曇華寺與諸多名人結下不解之緣,比如施石橋、喻芝、廣法、續亮和尚以及十大元帥中的朱德。辛亥革命前后,方丈映空苦心經營,曇華寺“名花羅列,落英飐空”,成為昆明有名的禪院。 | 
| 西山森林公園 | 西山,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等組成。遠眺西山群峰,恰似一位美麗曲腿仰臥在滇池畔,青絲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又稱為“睡美人山”。西山風光之秀麗為昆明諸山之首,早已揚名天下,滇池岸邊,至今還流傳著關于“睡美人”的動人的傳說。1938年聶耳葬于生前喜愛的風景區--西山華亭山間。1954年2月,郭沫若題寫了墓碑和墓志銘。1980年,聶耳墓由華亭山中段遷葬于羅漢山新墓園。 | 
海外百事通http://www.isho-honpo.com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
重慶到昆明旅游,
重慶到昆明旅游必去景點,重慶到昆明旅游路線,重慶到昆明旅游攻略。
請對文章內容作出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