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的河北各地吉祥三寶(1)
家鄉的風物,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河北各地特色三寶大盤點,33個難忘的”鋒味“,送給最愛家的河北人!
網傳的河北各地吉祥三寶(1)
【河北石家莊:雪梨、宮面、缸爐烤】 | 趙州雪梨含糖量高,甘甜無渣,趙縣雪梨種植面積已達25萬畝,栽種歷史悠久,趙縣謝莊鄉董莊村梨園,樹齡最長的一株已有700多歲高齡。 料料游覽河北各地,石家莊的缸爐燒餅最出名,以缸橫臥,內壁貼餅,外溫內烘是其獨特的制作方法,缸爐燒餅呈圓鼓形,烤到幾乎沒有一點點水分。色焦黃、味鮮美,香酥可口。 宮面是藁城市特色面食,宮面配料考究,制作精細,非常細的面條,竟然都是空心的,宮面耐煮不糟、湯清面秀,嚼有口勁等特點。 |
|---|---|
【河北保定:鐵球、醬菜、驢火妙】 | 話說咱們老保定的三寶是“鐵球、面醬、春不老”好不好?怎么驢肉火燒也加入進來了?難道“春不老”這個好東西被遺忘了? 鐵球是“保定三寶”之首。中老年人,托著兩個鐵球玩耍,以舒筋活絡,強身健體。 春不老,亦名雪里紅,是保定三寶之一。腌制后,無論存放多久,即不生筋,也不長柴,無苦澀味道,顏色嫩綠新鮮,為冬春季節不可多得的蔬菜。用保定春不老做腌菜、生食和炒菜均宜,是城鄉人民頗受歡迎的蔬菜。 槐茂醬菜是保定傳統名菜,其醬菜工藝制作精良,品種豐富。槐茂醬菜開業于公元1671年(清康熙10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驢肉火燒原來就是街巷小吃,據說起源于保定市徐水縣的漕河,在清雍正年間已經非常出名,現在是遍及國內各地了,幾乎成了保定的代名詞。 |
【河北滄州:雜技、冬菜、金絲棗】 | 提到“雜技之鄉”,滄州吳橋雜技歷史最久。民謠說“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吳橋耍玩藝兒,人人有一手”。創辦于1987年的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是以中外著名的雜技之鄉“吳橋”而命名的國際性雜技盛會。 滄州的金絲小棗是由酸棗演進而來。掰開半干的小棗,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膠質和糖組成的縷縷金絲粘連于果肉之間,拉長1—2寸不斷,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金絲小棗由此得名。 滄州冬菜,就是當地白菜加蒜腌制而成,風味別具一格,密封包裝,具有春不干,夏不腐,秋不霉,冬不凍之優點,也就是大家吃餛飩中放的用以調味的咸菜。 |
【河北承德:山楂、榛仁、板城燒】 | 承德興隆縣位于燕山山脈,有數百年的山楂栽培歷史,素有“中國山楂之鄉”的美譽。 承德盛產榛子,其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遠銷日本等國。 說到板城燒鍋酒,有一個有意思的典故。乾隆偕寵臣紀曉嵐微服私訪,行至下板城慶元亨酒店,突聞酒香撲鼻,君臣二人遂進店暢飲。酒興之余,詩興大發,君臣巧對佳聯“金木水火土,板城燒鍋酒”賜予小店,由于下聯不但點出酒名、地名,且將上聯作為偏旁巧妙地嵌入下聯,一時成為絕對。板城燒鍋酒也由此而名揚四海。重建于1956年主要生產板城燒鍋酒、乾隆醉、紫塞明珠三大系列。 |
【河北秦皇島:海鮮、葡萄、沙灘好】 | 秦皇島的海鮮就不用說了吧?沙灘數得著的北戴河、黃金海岸,還有著名的翡翠島沙山,旅游勝地啊! 昌黎是全國聞名的“葡萄之鄉”,葡萄栽培歷史已有四百余年,現已形成以十里鋪鄉為中心的葡萄生產基地10萬畝,大名鼎鼎的玫瑰香,總知道吧。小衣又流口水了~~ |
【河北張家口:剪紙、口蘑、熏肉好】 | 蔚縣剪紙用手工刻制,再點染以明快絢麗的色彩。相傳已有兩百年歷史,以窗花見長。 柴溝堡熏肉是懷安縣柴溝堡鎮傳統名吃,它用柏木熏制而成,肥不膩口、瘦不塞齒是其一絕,且皮爛肉嫩,風味獨特。 口蘑是生長在內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蘑菇,味道異常鮮美,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于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舌尖上的中國》中也提到了一道名菜燒南北,里面南方的主角是江南鮮筍,北方的主角就是塞北口蘑。 |
重慶海外國際旅行社http://www.isho-honpo.com重慶海外旅行社電話023-8691 5008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重慶到河北旅游,
重慶到河北旅游必去景點,
重慶到河北旅游路線,重慶到河北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