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的歷史沿革(3)
中國南海的歷史沿革(3)
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后,廣東省政府宣布將西南中沙群島劃歸海南崖縣(今三亞市)管轄。抗戰時期,日本侵占西沙和南沙太平島。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于1946年11月24日,派海軍“永興”、“中建”兩艦接管了西沙群島,建立收復西沙紀念碑;12月12日,派“太平”、“中業”兩艦接管南沙群島,并在太平島上設立“南沙群島管理處”,并派兵駐守,南海諸島暫時隸屬于海軍司令部。1947年5月間,國防部召開了西南沙群島建設實施會議,會上決定由海南島特別行政區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進行行政管理。
(四)解放后至辦事處成立前
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在行政區劃上,南海諸島仍然屬于廣東省,行政關系隸屬于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廣東省水產廳和海南行政區先后組織專業人員,前往西沙群島等海域,就水產資源進行了調查。在以后的幾年中,他們陸續在西沙群島永興島上修建房屋,設立了小型門市部,供應日常生活用品。
1955年11月,海南鳥肥公司在海口成立,1956年3月,250名新中國開發西沙的先驅者奔赴西沙開采鳥肥資源。1958年1月,海南行政區設立了西沙水產收購站;同年,在永興島成立了海南區西沙漁業生產指揮部。
(五)工委、辦事處成立后
1959年3月24日,經中央和廣東省批準,設置“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駐西沙永興島,是廣東省人民政府的相當于縣級的辦事機構,由海南行政區公署領導;1969年3月4日,改稱“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不是一級政權);1974年,撤銷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工作委員會實際履行對該地區的行政管轄職權。1979年,恢復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不是一級政權);1981年10月22日,恢復設立“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不是一級政權),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的派出的相當于縣級的辦事機構。1988年海南建省后,于9月19日更名為“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
2008年12月30日,海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下達了《關于西南中沙辦事處行政體制調整方案的通知》,西南中沙群島工委、辦事處按照省直管市縣體制進行機構改革,設置了組織部、宣傳部、群工部、社會發展局、財稅局、海洋漁業局、國土環保與建設規劃局、旅游局和公安局等18個行政職能部門,并設置了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等5個一級事業單位和15個二級事業單位。
2012年6月21日,國家民政部發布國務院批準三沙設市的公告,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相關鏈接
足動網www.zudong.com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
重慶到海南旅游,重慶到海南旅游必去景點,
重慶到海南旅游路線,重慶到海南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