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敦煌》揭開神秘面紗(1)
作為首屆敦煌文博會的獻禮演出,歷時15個月打造的大型室內情景式體驗劇《又見敦煌》9月17日在敦煌揭開了神秘面紗。從9月20號開始,《又見敦煌》將成為進入敦煌的一道必經風景,未來也將成為甘肅的又一張嶄新文化名片。
《又見敦煌》揭開神秘面紗(1)
王潮歌曾經說過,她不做極品,只做絕品。
確實,這位開創了實景演出先河的藝術家,用她的9部“印象”系列和3部“又見”系列作品,在不斷的探索著嶄新的文化生態,她也因此鍛造了一個極為強烈和鮮明的個人品牌。“王潮歌”的名字就意味著顛覆,意味著創新。而在浩瀚磅礴的絲路傳奇里,她又會擷取什么樣的故事來演繹給這個時代的觀眾去觀看去體驗,是一件充滿懸念又讓人滿懷期待的事情。
事實上,接手《又見敦煌》對王潮歌來說是一次巨大挑戰,因為她給自己設置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自從有文藝作品開始表現敦煌以來,大多都是集中在人的愛恨情仇之上,但在王潮歌看來,2100年前的這一條通向羅馬通向長安的大道,有那么多的種族、宗教、人群,在歷經如此漫長的歲月,它更應該是史詩。“所以在下決心去做這個作品的時候,我就把自己逼上一條絕路,我要做的是一個史詩一般的敦煌,而不是一個人間的敦煌。我覺得我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掛一漏萬,捉襟見肘,但我依然覺得我應該去嘗試,我也覺得我不能偷懶,不能抄近道,我就是要憑著這一點點的底氣,往那兒走。”
王潮歌深知,挑戰史詩的結果,可能成也可能敗。
對于功成名就的人而言,沒有人愿意將自己拋下深淵。在此之前,面對邀請她確實也推拒了不下三次,但最終還是下決心接下,是因為邀請方的一句話打動了她,“我們甘肅需要一臺作品,我們的敦煌更需要一臺作品,這個作品并不完全是說給游客或是給來敦煌旅游的人看的,我想給我們的子孫萬代看。”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戳進了王潮歌的心窩里,她想的是,“莫高窟許有一日也會如沉沙一樣碎去,一切都會歸于塵土,一切都會歸于寂靜,所有東西都消失能留下的是什么呢?絲綢之路在宋明的時候就沒有了,但它卻成為了一條由我們民族的靈魂和血脈鋪就而成的文明之路。物質的路可以不再,但精神的路會長存。所以我也想告訴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以我們的民族為榮,以我們的文化為榮,而這種血脈一代代的傳承,這條路才算一直通著,莫高窟才能千年萬年的存在,這也就是我認為的一帶一路。”
在近兩年的創作過程中,閱遍了數百本相關著作后,王潮歌攜帶在身邊的有一本《敦煌大事年表》。如何將那些歷史事件提純,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又如何將史詩宏大的敘事,引人入勝的情節,奇特的視覺沖擊融合為一體,都是對她導演能力的巨大考驗。
在經歷了99次失敗只得1次成功的大量實驗之后,她最后選擇了顛覆性的“穿越式觀演”模式,帶領觀眾進行一次“古今穿越”。演出的內容則是以六個線索人物為故事脈絡,借五個典型的場景將橫跨千年的歷史故事重現。
重慶旅行社百事通http://www.isho-honpo.com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
重慶到敦煌旅游,
重慶到敦煌旅游必去景點,重慶到敦煌旅游路線,重慶到敦煌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