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子監街漫游記(1)
北京國子監街在以前叫做成賢街,它的一端是車水馬龍的主干道,另一端緊鄰著雍和宮。走在這里,就會覺得周圍的喧囂一下子沉寂了下來,身心也不由得安靜了很多,仿佛能讓人感覺到這六百多年的清幽。多少學子的夢想是從這里開始呢?
北京國子監街漫游記(1)
古時的農民百姓想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是很困難的,一個農民的孩子,想要改變自己的地位,一是當兵,一個就是讀書了。校園就是他們夢想的發源地,書生們在里面做著各種美夢,可是當步入社會,現實就會迫不及待地顯露出來那殘酷的一面,讓書生學子們猝不及防,又會有多少人能走向成功呢?多數人的夢想永遠是夢想,只有少數人才能將夢想變成現實。
昔日的最高學府
明朝由于首都北遷,在北京、南京分別都設有國子監,于是設在南京的國子監被稱為“南監”或“南雍”,而設在北京的國子監則被稱為“北監”或“北雍”。北京國子監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國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
盡管現如今中國的大學在世界上還排不上號,可中華民族辦學的傳統卻是極為悠久的,早在西周,就有了大學教育,到漢代,更有了太學,隋唐以后,學校制度更加完善,中央直屬的學校有國子學、太學等六學,全部歸一個機構管理,那就是國子監。用今天的話說,國子監既是教育部,又是為官府培養后備人才的最高學府。
這街中總共聳立著四座彩繪的牌樓,很是明顯,它既有對我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也有那學而優則仕的激勵和感召的作用。社會的現實是極為殘酷和冷漠的,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社會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前途和命運只能靠自己努力爭取,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有人抓住了機會步步高升,而有些人一步失誤,則步步坎坷。
聽說這里的建造還和是珅設計的,有著權和錢這由來已久的不變話題。公元1785年春,乾隆帝為紀念自己登基50年,在國子監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臨雍講學”活動。至今,殿內還陳設著當年乾隆講學用的御座、御書案及題寫的匾額等珍貴文物。
乾隆擢工部尚書劉墉負責設計建造辟雍,劉墉拿著設計好的圖紙呈皇帝御覽。乾隆看后不甚滿意,下旨讓戶部尚書和珅再審閱。和珅深諳乾隆心意,提出把殿中的四根大柱撤掉,改用“抹角架海梁之法”,使殿內無梁無柱。這樣,大殿內寬敞無礙,利于皇帝講學,又節省了4400兩白銀(按當時的預算,一根立柱需耗銀1100兩),而國子監一年的經費僅為6000兩白銀。這一舉兩得的改動果然使得乾隆龍顏大悅。可見和珅雖善于奉迎帝心,但并非平庸無才之輩。蓋成之后“辟雍宮殿”樣子就像一頂官帽,而從空中俯視這里,就像一枚銅錢。
哎… 古往今來的人生博弈中,人性中的貪欲,怯懦往往會占據上風,凡是能控制住貪欲與怯懦的人,在人生各個戰場都會勝多負少。國子監第一任祭酒(校長)是元代著名理學家許衡,當時有學生200余人。
在這里學習的學生叫“監生”,大致有三種來源:一是從全國各地秀才中選拔的正途監生,到此作進一步深造;二是外國留學生,大致來自高麗、逞邏、交趾、俄羅斯等;三是“捐監”,掛名監生,只要交足銀子,就能領取“監照”,算是監生。他們也成為最早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見證了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輝煌。
相關鏈接
重慶海外旅行社http://www.isho-honpo.com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
重慶到北京旅游,重慶到北京旅游必去景點,
重慶到北京旅游路線,重慶到北京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