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水峽地縫景點探秘之旅(2)
龍水峽地縫景點探秘之旅(2)
當然,前面的景牌告訴我們,那是一尊正在潛心修煉、立志成佛的苦修羅漢。羅漢的面部表情看來有些扭曲和痛苦,眉須長而卷曲,袈裟破爛不堪,頭上長有少許青苔。在佛教中,傳說有一種殘酷的修煉方法,那就是自殘手臂、眼、耳、口、鼻的感器官,就是讓修煉者忍受肉體之苦去追求心靈的凈化,我們也不知道其意為何,何時方等消除欲望、大徹大悟、脫離苦海、升入天堂、云游四海、拯救人間生靈。
4.桃源問津
此段峽谷上還有一些巖溶性崩塌殘留物,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石門關隘,使得游道在此略顯狹窄,而溪水在此沖蝕出的潭底深不見底加之石門光線昏暗,佇立此地,聆聽水聲,俯視深潭,不禁使人感到害怕,有一種深入龍潭虎穴的恐懼感。
三步當作二步走出石關隘,眼前竟豁然開朗,春光明媚,峽谷兩壁不再窄而急促,地形變得寬敞開闊起來,一顆抑制的心突然輕松起來。過此關口,可親身體味"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雋永意境,也可再次感受陶翁筆下"桃花源"的詩情描述,領略自然的神奇造化陶冶你的詩性。
5.小小天生橋
天生橋的形成一般是伏流溶蝕可溶性的碳酸鹽巖石而形成地下溶洞,之后由地下溶洞洞頂崩塌形成天窗,天窗的進一步擴大加寬,使得原有的洞頂只留下少數巖性特別堅硬的巖層而殘留下來的地貌形態,從而形成這一獨特的天生橋現象。同時因地下溶洞中的水流不斷下切,形成峽谷地形,龍水峽地縫上游的天生三橋地質奇觀就是這樣形成的。
而此天聲橋的成因卻與之迥然不同,為峽谷頂上崩塌下來的一塊巨石橫跨于峽谷兩側,下留有一道橋洞,似一座天然的石拱橋,幽被稱為小小天生橋,其崩落時間已有上萬年歷史,且在橋拱底部還發育了眾多形態優美、小巧玲瓏的鐘乳石,使得尤其顯得滄桑古老。
6.龍潭映月
龍水峽地縫自天生三橋至地縫景區末端全長約30公里,沿途河水多以伏流形式潛入地下,經地下河通道注入烏江,只喲少許水流以明流的形式經龍水峽峽谷,因此從龍水峽伏流至地縫谷內形成這一約500平方米,深0.5-1.5米的水潭尚為可貴。潭水清澈,水體呈淡綠色,四周群山相擁,植被茂密右側有一處清泉緩緩流入潭中,綠波蕩漾,魚翔淺底,偶爾水鳥浮游于水面,更顯生機盎然。
此潭終年不干,盈虧相平,相傳有蛟龍修煉藏身于此而得名龍水潭,時至皓月當空,月映入潭中,天地難分,潭月共輝,山風習習,鳥啼蟲鳴,是為此深山地縫中難得的美景。
7.一線天光
一線天光為龍水峽地縫內的一個重要景觀,也是龍水峽地縫得名的緣由,其充分的表現出了景區壁立幽深、天光一心的地縫式景觀。
相關鏈接
重慶海外旅行社電話023-8691 5008
以上信息由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整理編輯,重慶海外旅行社在重慶旅行社排名前列,歡迎訪問重慶海外旅行社·旅游百事通了解更多
重慶到龍水峽地縫旅游,
重慶到龍水峽地縫旅游必去景點,重慶到龍水峽地縫旅游路線,重慶到龍水峽地縫旅游攻略。











